推薦:「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邀宴

胡台麗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雖然民族誌影展在歐美國家有相當蓬勃的發展,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則是台灣,也是亞洲第一個國際民族誌影展。多年來我帶著自製的民族誌紀錄片,參加了許多在歐美舉行的國際民族誌影展。在享受別人邀宴之餘,心中一直滋長著一個願望: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辦一個國際民族誌影展?終於,經由我們去年成立的「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的催生,第一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將於2001年9月21日至25日出世,地點選在有白鷺鷥與蓮荷生態池相伴的南港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既然民族誌電影是根植於山巔與海邊、都市與農村的廣大文化田野中,它的理想放映場地就應該有山有水、有更多呼吸、遊走與沈思的空間。

從寶島台灣啟航的第一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有一個鮮明的主題:「2001島嶼聯線」。我們一方面向國內外發出徵片的訊息,進行國內與國際的「島嶼聯線」,另方面則積極規劃了「回顧專題」與「蘭嶼專題」,並開闢了島嶼片之外的「新視界」。影展正式入選的影片匯集起來有濃濃的海島氣息,所刻畫的島嶼遍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分別隸屬於亞洲、非洲、歐洲與美洲,以多元多彩的面貌在聲光影像中娓娓動人地述說著島嶼的傳說與滄桑。

太平洋的島嶼是我們最親近的兄弟姊妹。在「回顧專題」中我們選了太平洋民族誌紀錄片史中三個時期的經典代表作。第一個時期最耀眼的是紀錄片大師羅伯‧佛萊赫堤1926年在沙摩亞島攝製的影片《少年莫亞那》(Moana),在紀實中顯露浪漫與堅毅的情操,是他繼《北方南努克》後另一部洋溢著民族誌色彩的作品。第二個時期的作品我們選了著名人類學者與民族誌紀錄片先驅瑪格麗特‧米德與桂葛瑞‧貝特森在1930到50年代所攝製的巴里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島影片,他們透過兒童養育的情境(《卡巴的童年》、《童年競爭》)、神靈附體的儀式舞劇(《巴里島神靈之舞》)等,企圖從影像探索島上居民的文化性格。第三個時期我們將重心放在介紹一位極優異的澳洲紀錄片導演兼攝影師─丹尼斯‧歐魯克。從1975年起,他長期致力於太平洋島嶼影片的拍攝,記錄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島嶼殖民前後的變遷。我們很榮幸能邀請到丹尼斯‧歐魯克先生來台參展,親自介紹三部他所拍攝的太平洋島嶼的片子。丹尼斯的《食人之旅》是影展的開幕片,幽默諷刺地將巴布亞紐幾內亞島上過去的食人習俗與現代觀光的食人文化相互映照。另外像《呼喚鯊魚的人》與《浩劫餘生》也是深刻關懷島嶼與外界文化接觸的影片,顯示原住民的生存權與文化權都受到了侵擾。

蘭嶼是台灣本島之外最受矚目的原住民居住的島嶼,也是百年來民族誌影像累積最多的島嶼,因此在影展中我們特別規劃了「蘭嶼專題」。從我1993年攝製的《蘭嶼觀點》,歷經黃祈貿的《下午飯的菜》、林建享的《飛魚季》、郭珍弟的《清文不在家》,到2001年島上護士希瑪妮芮(張淑蘭)剛完成的《面對惡靈》(影展閉幕片),我們看到一些重要的轉折。紀錄片工作者不斷在蘭嶼島上開拓,讓島上的達悟族人與島外的人透過攝影機溝通、對話。達悟族傳統的觀念與現代文明接觸後產生許多的矛盾與掙扎、喜樂與悲傷。近年來最令人欣喜的發展是蘭嶼島上的人自己學會拿起攝影機記錄自身的事。希瑪妮芮(張淑蘭)的處女作帶領我們貼近島上的人和他們的心。她一方面想利用攝影協助她推動老人居家護理的工作,另方面又怕紀錄影片所揭露的「真」會傷了族人。

當國內外島嶼影片聯線之後,我們會跳脫單一島嶼的思考,產生比較的觀點,對島嶼文化的特色與問題會有更敏銳與深刻的認知。例如我攝製「蘭嶼觀點」時並沒有看過丹尼斯‧歐魯克的片子,但卻不約而同地以影像紀錄了類似的現象;鮑伯‧康納利與羅蘋‧安德森導演的《黑色收成》、排灣族人撒古流與李道明合導的《末代頭目》以及裘‧尼古拉的《性舞飛揚》都對部落的政經與宗教變遷作了生動而豐富的刻劃,適於對照觀賞;我們也可以將凱倫‧克萊默的《海地童奴》以及曾文珍的《冠軍之後》作一對比,以瞭解島嶼兒童的成長;羅伯‧佛萊赫堤的《少年莫亞那》(Moana)和海瑟‧克渥的《天堂性向》皆是關於沙摩亞島的精彩紀錄,不容錯失;如將《吟唱詩人》、《馬達加斯加島傳說》、《掌中舞春秋》、與《摔角精神》並置欣賞,我們可以從詩歌、傳說、戲曲、運動中進入島嶼的歷史與精神層面;《愛默與花船》和《鹽泉島抗爭紀事》則是以不同形式表現出對島嶼生態環境的關愛。這些影片若單獨看是一種趣味,對照觀賞則會產生另一番體會。我們希望藉島嶼聯線,激盪出更多的火花。

「新視窗」單元的影片是「島嶼主題」之外近年完成的一些優秀民族誌影片。我們選片時深深被這些文化內涵豐富、表現形式特殊的影片所打動。例如《老人們》和《人與馬》非常地樸素與沈穩,在靜謐中顯現生命與傳統的生生不息;在《大地遊魂》中我們可以聽到勞動者的呼吸與吶喊;在《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中感受摩梭女子的自信與俊朗;在《哈哈俱樂部》中探尋笑顏養生之道;《流亡馬其頓》與島嶼單元的《兩岸第二春》都揭露了戰爭的無情與百姓的無辜;而印度的《神靈附身女─庫淑》可以和台灣的《尪姨秋燕》一起放映,以顯現不同文化中的神靈附身現象。

九月二十一日開始的影展勾起我們對前年台灣「九二一」震災浩劫的回憶。台灣島的子民在這場大災難後如何尋求新生?曹文傑紀錄的《天地平安》則代表我們,以動人的影像向台灣島獻上最深沈的悼念與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