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003

推薦:馬躍比吼的原住民影像運動

2007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所規劃的「導演專題」,除了引介美國霍皮族導演Victor Masayesva之外,台灣部分將介紹著名的獨立製片導演Mayaw Biho馬躍‧比吼(Pangcah邦乍族)以及他所攝製的《天堂小孩》、《揹起玉山最高峰》以及《親愛的米酒 妳被我打敗了》三部作品。 馬躍‧比吼出生於花蓮織羅部落,從小在部落成長,直到高中後才離開。在台北就讀大學時期即開始拍攝《我們的名字叫春日》、《如是生活,如是Pangcah》、《天堂小孩》與《季‧拉黑子》等作品。畢業後,曾拍攝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我們的島》以及超視《生命告白》等電視紀錄影片,現為獨立製片。 馬躍‧比吼除了長期大量紀錄原住民影像外,也積極從兩個層面推動原住民影像的社會/文化運動:一方面拍攝影片凸顯原住民當代議題(例如台灣第一民族人名與地名的復名計劃);再一方面則透過影像展演活動喚起意識、凝聚原住民族力量(2000年台灣第一個單一族群影展「真實邦ㄗㄚ`阿美影展」,到2005年《把名字找回來》所結合的CF製作、紀錄片巡迴、網站架設以及《百人復…

a01_DeadBirds02

推薦:想像的顛覆與在地發聲的另類可能 《顛覆印象》 (1992)與《水啦,跑跑跑》(2007) Victor Masayesva

馬騰嶽 佛光大學人類學系兼任講師 2007年台灣民族誌影展中,特別挑選了美國印地安人導演Victor Masayesva的兩部作品《顛覆印象》(Imaging Indians)(1992)與《水啦,跑跑跑》(Water Land Life-H2opi Run to Mexico)(2007),做為本次影展主題「在地發聲」(indigenous voices)代表影片。 在美國當代的印地安攝影與電影工作者中,Victor Masayesva是一位非常有批判力的人物。他本身是Hopi族的印地安人,少年時在獎學金的支助下,先於紐約市著名的Horace Mann 高中畢業,繼而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大學教育。之後返回位於美國西南亞利桑那州北部的故鄉「Hopi印地安人保留區」(Hopi Indian Reservation)。從1980年開始,Victor Masayesva以Hopi印地安人的生環境與文化為背景,展開一系列攝影與電影的創作。目前他已完成至少十六部以Hopi印地安人為題材的電影與紀錄片,成為Hopi…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矮人祭之歌

回首《矮人祭之歌》 胡台麗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矮人祭之歌》今年伴隨著宮本延人攝製的《巴斯達隘:1936年的賽夏祭典》在「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中放映,好像冥冥中有一根絲線,巧妙地將跨越50年時空的台灣民族誌影片穿繫起來。 回顧台灣民族誌影片史,雖然日據初期總督府理蕃課曾拍攝了一些紀錄影片,但皆為「政績」宣傳片。直到1930年代,才有當時在台北帝國大學擔任移川子之藏教授助手的宮本延人先生,嚐試以十六釐米攝影機拍攝關於台灣原住民的民族誌紀錄片。宮本延人先生首先於1934年在南排灣內文社五年祭期間拍攝十六釐米影片500呎;再於1936年在賽夏族大隘村攝製了矮人祭(Pasta’ay)影片。後者的影像清晰度與穩定度皆優於前者。這些十六釐米影片隱沒數十年,1994年才從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庫存資料中尋獲,並與國家電影資料館合作,轉拷為數位錄影帶保存。今年這兩部台灣最早的民族誌電影首度對外公開發表,是台灣民族誌影片史的大事。 50年後,我先於1984年以簡陋的手搖發…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巴斯達隘:1936 年的賽夏祭典

胡家瑜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攝影時代或者機械複製時代的來臨,是否意味著一個靈光消逝時代的來臨?這是哲學家班雅明的一個嚴肅提問。但是透過1936年拍攝的這一部賽夏祭典影片,我們更能深刻感受的,卻是攝影紀錄畫面穿梭時光的力量,許多一閃而過的影像被機械捕捉,組合連接在一起的跳躍段落,鮮活生動地將七十多年前的人物和情景帶到眼前,將我們引入一個真實又虛幻的過去,似乎身歷其境,卻又距離遙遠;似乎形象清楚,卻又訊息模糊。如果這一部《巴斯達隘:1936年的賽夏祭典》像是一顆時空膠囊,它所壓縮的不同層次過去,涵蓋了台灣民族誌影片興起、日本人類學者與原住民社會互動,以及巴斯達隘祭典變遷等訊息。這些訊息或是輾轉地在拍攝背景脈絡中投射,或是靜默地在影像中隱約呈現。 一、台北帝國大學的民族誌影片 1930年代,運用攝影機在台灣拍攝影片的數量還很稀少。當時的影片主要都是政府機構為了記錄時事或宣傳而拍攝;台北帝國大學大概是最早開始拍攝影片的學術研究單位。本片就是這種社會氛圍下的產物;它是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遷徙之舞

不再漂泊、昂身前行—在美柬埔寨人的舞影心聲(《遷徙之舞》簡介) 趙綺芳 有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舞蹈亦如是。舞蹈的奧妙之處,就在將日常生活經驗中的微言,轉化成為無法言說的大義,特別當這些經驗是由集體生命堆砌而成的…… 「遷徙之舞」的編舞者Sophiline Cheam Shapiro和許多她在美國的同胞一樣,都是在1979年柬埔寨政變後逃離變色的家園成為難民,再輾轉經由泰國流離到美國洛杉磯長島地區。在這群承襲吳哥窟古老文化遺產的子民中,傳統樂舞成為和固有文化聯繫的游絲,因而吸引了許多年輕的世代。Sophiline即透過古典舞蹈的形式,來自我解構並反省遷徙者的文化震撼經驗:從驚喜、拒斥、適應到平衡。 舞劇保留柬埔寨古典舞蹈特有的柔美身段、精雕細琢的手勢、華美的服裝與象徵豐富的神話故事。柬埔寨的古典曲調和當代的美國經驗之間並無扞格;編舞者輕聲訴說她自己和同胞們身處於柬埔寨人和美國人之認同夾縫中的掙扎歷程、與最終的身心安頓。在第三段適應之舞,她用光和影代表未來與過去,一則光明一則黑暗,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