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台麗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村落影像計劃」(Video in the Villages Project)係由位於巴西聖保羅的原住民發展中心(Center for Indigenous Advocacy)推動。根據此中心創立者Vincent Carelli先生的敘述,此中心1985年成立的目的是在為原住民爭取基本的權益。1987年左右,錄影機出現,Vincent便展開「村落影像計劃」,親自學習以錄影機紀錄原住民認為重要的議題。Vincent認為原住民對拍攝的方向與內容應有主導權,便在原住民帶領下進行攝錄工作,並將攝得的影像立即在原住民村落公開放映,讓攝影機扮演積極的行動者角色。
「村落影像計劃」第一階段的代表作有Vincent Carelli導演的《村落錄影》(Video in the Villages, 1989,10分鐘),敘述亞馬遜河流域的四個原住民族群(Nambiquara, Caviao, Tikuna, Kaiapo)與錄影邂逅並運用錄影來協助政治的訴求與族群的認同;《電視神靈》(The Spirit of TV,1990)紀錄Waiapi族人初接觸電視機與錄影機,並在其中看到自身及其他巴西原住民族群的錄影畫面後之反應,產生增強自我認知和泛原住民族群聯繫的效果;而《與祖先相遇》(Meeting Ancestors,1993)一片則是描述Waiapi族的酋長Wai-Wai先從錄影帶中看到語言相近但直到晚近才與外界接觸的Zo’e族,再隨攝影小組親赴該村「認親」,交換彼此的文化知識以及與外界族群接觸的經驗。
這些片子透過影展和發行機構的傳播,在國際上獲得許多認可和讚譽,也因此持續地得到國外一些基金會和組織的經費贊助,可是並無來自巴西政府的支助。Vincent Carelli在世界各地參加影展時,發現原住民媒體(indigenous media)的發展在世界各地蔚為運動,越來越多的原住民拿起錄影機,為自己的社會文化做紀錄。那時巴西新的公共地區電視法剛通過,Mato Grosso聯邦大學邀請「原住民發展中心」製作一個關於原住民的節目,Vincent等人便立即將它變成一個與原住民共同製作的「印地安節目」(Indian Program),於1995-1996年製播,出現於全國性的電視頻道讓一般大眾觀賞,特別是在原住民部落引發了許多迴響。
1997年「村落影像計劃」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們邀請有豐富影片攝製經驗的Mari Correa在Xingu主持工作坊,訓練30多位來自巴西不同地區的原住民拍攝紀錄片。2000年「村落錄影」非政府組織(NGO “Village in the Villages”)成立,猶如一間原住民電影學校,且建立了與其他非政府和原住民組織的連結網絡。原住民學員被推上紀錄片拍攝的第一線,Vincent和Mari則將許多心力投注於課程教授和後製的剪接工作。
2007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挑選了「村落影像計劃」晚近完成的三部影片放映,讓觀眾瞭解這個嶄新的、由原住民自己掌鏡的階段中的成果。我們將先以Mari和Vincent攝製的一部介紹性短片《村落影像秀自己》(Video in the Villages Presents Itself,2002) 開場。在片中我們看到原住民紀錄片工作者現身說法,告訴我們錄影如何變成他們呈現自身文化、爭取自身權益、展演歷史事件、改變外界偏頗印象、促進族群溝通的工具。接著,我們將放映由年輕原住民紀錄片導演(二男一女)共同攝製的《伊邦小孩的影像信》(From the Ikpeng Children to the World) 。在片中我們看到原住民小朋友非常熱情地將他們的日常生活、飲食娛樂、祭典儀式等以「錄影信」的方式,介紹給外界的小朋友,並希望收到其他族群文化中的小朋友回覆的「錄影信」。第三部影片《樹果飄香的季節》(The Scent of Pequi Fruit,2006)是Kuikuro族兩位原住民導演Takuma與Marica的作品。作者以精心安排的影像展演,敘述著pequi樹果的起源傳說。我們不但聽到了主宰pequi樹的蜂鳥盤旋在樹稍的嗡嗡叫聲,還彷彿聞到pequi果肉特殊的味道。啊!pequi樹原來是與Marika兩位妻子幽會做愛時被Marika射殺的鱷魚,從他入土的屍身長出了pequi樹。可作為日常食物的pequi果肉原來無味,是太陽要婦女以狀似男子龜頭的果子在陰道摩擦後才變得有味。Pequi樹果傳說再與那些相關的巫術與歌舞祭儀連結,讓這部飽含Kuikuro原住民文化氣息的影片散發著影像魅力。我再觀賞了這兩位原住民導演的另一部作品《那天,月亮的月經來了》(The Day the Moon Menstruated,2004),也展現同樣的迷人風格。
巴西原住民「村落影像計劃」累積了20年的經驗,尤其是在原住民習得錄影技術與紀錄片攝製概念後,成果越來越豐碩,不只是在實用的領域有多方面發揮,還產生了具有獨特原住民美學風格與文化意涵的作品。2007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特闢專題介紹這個令人敬佩的巴西「村落影像計劃」,並邀請到《伊邦小孩的影像信》的原住民導演之一Karane Txicao來台,與台灣觀眾和原住民影像工作者作更密切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