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誰的歷史

「誰的歷史?」(This is my land) 影評 郭佩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高牆的縫隙: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歷史教育現場的衝突史觀 歷史、教師/學生。課綱、教育部。祖國、殖民/佔領。戰爭、大屠殺。 這些是台灣這幾個月的關鍵字,也是這部《誰的歷史?》(This is my land)紀錄片的關鍵字。影片的背景不在東亞,而在中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史觀的對立比台灣還激烈的地方。本片將在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播映,來得正是時候,導演也將來台與觀眾交流,機會難得。 導演塔瑪拉‧厄爾德(Tamara Erde)在以色列長大、甚至入伍服役於情報監聽部門,在軍隊才真正接觸、「看到」巴勒斯坦人,赫然發現從小所學的歷史充滿片面、選擇性的說詞,開始反思自己為何從小都不曾懷疑上課所教的東西?覺醒之後,她移居法國念書、工作,因政治立場(無法接受現在以色列政府作為)留在法國。 《誰的歷史?》(This is my land)是她的第一部紀錄片,以一個學年的時間,記錄觀…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破曉之聲

破曉之聲 SOUTHEAST ASIAN CINEMA-WHEN THE ROOSTER CROWS (直譯《東南亞電影-當公雞啼叫時》) 彭仁郁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倘若我的聲音充滿寂靜 茫茫空缺 宛如一記輕彈 越不過彼岸 矜持的樂音仍將與我同在 教我能再度歌唱 襯著這段悠悠流淌的旁白,影片在老婦美麗滄桑的面孔的特寫中展開,透露著東南亞蜿蜒的歷史生命裡訴不盡的波折與哀愁。 在義大利導演李奧納多‧西聶尼‧隆伯梭 (Leonardo Cinieri Lombroso)的鏡頭前,布蘭恩特‧曼多薩(Brillante Mendoza)、潘-易克‧拉坦那奴昂(Pen-Ek Ratanaruang)、邱金海(Eric Khoo)、嘉林‧諾古禾(Garin Nugroho),四位分別代表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和印尼的獨立電影導演,輪番訴說他們與電影相遇的關鍵時刻,及影響他們創作的成長背景。…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垃圾堆中的夢想

張雯勤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it’s a society on its own, and it has its own hierarchy.” 這是一部很簡樸而又深入、令人感動的紀錄片,它紀錄在東非最大的垃圾場(肯亞 Dandora dumpsite)營生者的生命故事。拍攝者Eriss Khajira本身就是在這個垃圾場長大的一位年輕女性,她樸實毫無炫技的鏡頭影像流洩這個特殊場域的生活世界,交錯地景的灰濛、髒亂,與四位主要報導人日常的憂苦與喜樂;而架構在這個地景與卑微營生者之下的是垃圾場複雜的階序組織,與組織運作的權力衝突和暴力。 影片起始於Eriss純真的夢想──讓自己成為一位影像導演,紀錄她所熟知的成長環境,與在這個極度貧困環境下仍然蘊含的生命力與夢想。拍攝時Eriss已搬離垃圾場,但她視那裏為她和無數拾荒者的根源。拍攝期間Eriss如同一位人類學家每日進出垃圾場,與這個場域不同的拾荒者一起翻撿垃圾、搜尋食物,並訪談他們生活中的點滴。在影片中Eriss的報導人包括Tex…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卡薩布蘭加我的愛

卡薩布蘭加之戀 趙恩潔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結構不清,搞笑,無害,老梗,甚至有點不專業。這部紀錄片有許多的缺點,但我認為它相當值得一看。敘事上,這是一部關於兩位摩洛哥青年在摩洛哥境內做公路旅行,但主題上,這是一部關於好萊塢與阿拉伯世界如何糾纏的故事。兩位摩洛哥青年,Abdel與Hassen,剛好也是兩個好萊塢電影中常出現的恐怖份子名字,在旅遊途中,訪問路人與遠方親戚他們喜歡看什麼電影,以及他們對於好萊塢電影的看法。 卡薩布蘭加是一種典型的殖民雙重意識的存在。她是非洲的阿拉伯,是不折不扣地用西班牙文命名的法國殖民城市,更是西方投射以浪漫關係與危險場所的象徵。而這難道不正是阿拉伯在美國電影裡頭的功能嗎?白人英雄瀟灑地來到野蠻之地,挑戰充滿獨裁者嗜血殺人魔的非洲與好戰狂熱的阿拉伯人(場面通常動用大量無名無姓、只需要挺著大鬍子手拿刀子,亂笑亂喊的臨時演員),拯救無辜落難的白人女性或脆弱受害的阿拉伯女性,最終將戰勝邪惡阿拉伯人。這個梗或許很老,但這部片的形式卻仍然有其新鮮之處,讓我們一窺一般摩…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雷鬼頭的故事

雷鬼頭,雷鬼魂 趙恩潔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自然象徵是一個似非而是的觀念:既然是象徵的,又如何是自然的呢?對結構象徵人類學大師Mary Douglas而言,這正是人類跨文化普同的現象。從生物圖騰到身體美學,「自然」的生物一直作為人類表達與實踐其宇宙觀的核心象徵。而在所有自然象徵中,最終極的象徵就是人的身體。跟隨著Marcel Mauss在habitus觀念中解讀學會走路與游泳的身體,Douglas堅稱身體永遠是社會的意象,並不存在與社會向度無關的自然身體。但同時,物質身體仍有其自然性,而親密關係與社會禁忌總是環繞著有形的身體邊界與模糊的體液而建構。這兩種身體,有時高度重合,有時彼此衝突,建構出人的經驗與意義。換言之,儀式與象徵行為不僅僅是社會控制的手段。她們是創造意義的指標與價值本身。 在人類的眾多美學領域中,有什麼比髮型(包含被頭巾緊緊包覆的髮型)更繽紛地彰顯文化差異的身體象徵、同時也更貼近親密身體的存在與文化精神的呢?清朝人的髮型,現代法官的假髮,龐克頭,嬉皮長髮,女同志頭,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