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玲
策展人
200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秉持影像傳播、教育與推廣的目的,延續過往影展以多層次、多面向的策展架構與執行方式,藉由影片媒介,跨越國界,親近多元文化的目標,規劃影展之主題。為使觀賞與討論的重點能夠有所凝聚,第三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以「家的變奏」進行展演。
「家的變奏」主題的擬定,主要因為古今很多社會依憑親屬制度而自發地組織社會,血親─姻親與地緣關係是連結人群的重要因素。想要瞭解地方社會的構成,很需要從人與人之間的具體關係進行,尤其從家庭組成與婚姻關係中,認識個人與群體如何被聯繫起來,以維持社會之運作並構築社會的價值與目標。
本屆影展邀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影片,共同描繪出「家」與「人」的多種面貌。
家的變奏系列包括了「主題導演」、「異地之家」、「家的偶然」與「家家看」四個單元:
主題導演
此單元將透過三位享譽盛名的民族誌影片導演,拍攝關於家的組成及其形式的精彩影片,引領我們進入「家」及其「變奏」的主題。三位導演分別是來自澳洲的David MacDougall與Judith MacDougall夫婦,以及今年4月22日剛過世的美國籍John Marshall導演。本次影展將特別介紹David與Judith兩人1970年代於東非肯亞拍攝圖卡納族「一夫多妻」的影片,以及Judith編導的關於澳洲Aurukun地方原住民為死去的親人舉行安息儀式的影片。
兩位MacDougall的《洛倫的故事》與《我和我先生的太太們》影片,主要探討圖卡納社會因應自然、地理與人文、社會條件發展出一夫多妻的社會組織形式,對家的組成、社會關係建立以及對不同性別主體所帶來的影響。「家」的意涵在此並非單純指涉各別的家庭而已,它實際上與性別角色、婚姻親屬制度以及宗教信仰聯繫在一起,而且受政治、經濟與社會因素的影響。Judith的《爸爸,請你好走》影片,是以一位剛失去丈夫的寡婦Geraldine Kawangka作為影片的主敘者,透過Geraldine帶著家族成員與親戚朋友共同為亡夫舉行具潔淨的靈魂安息儀式,再次將家族成員凝聚一起。
主題導演John Marshall單元,主要引介他完成於2002年的「喀拉哈里家族」五部曲中的《遙遠的家園》與《道路盡頭》兩片,以及短小活潑的《愛,開玩笑》三部作品。1951年John的父母親帶著調查隊與一對子女來到南非喀拉哈里沙漠北部一個稱為「奈奈」(Nyae Nyae)的地方。在那裏他們遇見了一群「灌叢人」:奧瑪‧桑高(≠Oma Tsamkxao)以及他的隊群(band)。奧瑪‧桑高一行人自稱自己為芎瓦西人。
1952年至1962年間,John與父母隨著奧瑪‧桑高的隊群生活,前後有五年之久前。在這期間歇爾家族與奧瑪家族建立了不凡的友誼關係,John甚至在八十年代以後更是深深捲入芎瓦西人追求族群生存的政治過程中。馬歇爾家族與奧瑪家族五零年代的第一次接觸,影響所及不只改變了兩家族大部分成員的一生,甚至也影響了奧瑪人的未來。
異地之家
什麼是「家」?家的定義、家的形式以及家的組成,隨著地域的特點、歷史與社會環境的不同條件呈現出多樣而具差異的婚姻形式。1990獲得英國皇家人類學影展(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Manchester)首獎的《追憶賓杜特‧達》由兩位法國學者米榭兒‧費盧和賈克‧隆巴所拍攝,內容描述已過逝的賓杜特‧達的十九位妻子與他的子嗣們,如何依循傳統為丈夫、父親舉行二次葬儀式的細節過程。然而,本影展的另外一部由佩特.洛姆拍攝的《綁架新娘》呈現了中亞吉爾吉斯地方的男性以當街「綁走」年輕女子的方式,為自己找老婆。被「看中」的女子中有的掙扎、哭泣,有的情理並施、據理力爭,有的最後點頭答應。這個地方的姻親連結常經由搶婚的方式達成,婚姻的意涵在此地顯然不同於自由戀愛或自我意願的婚配結合方式,家的組成及其意義當然也呈現了它的獨特性。「異地之家」單元的兩部影片提供來自不同地方的風俗、傳統,充分表達不同族群在婚姻、家庭與人際組成的特色。
家的偶然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目前已成為人類社會普遍的婚姻制度,它雖然立基在一夫一妻的設想與制度上,實際上卻與整個現代社會的各種制度緊密聯結。生產力與繼承規定也會影響家的組成型態。家的居住方式,同樣與一個社會的繼承制度與性別關係模式有關。社會變遷逐漸出現的異國(族)婚姻、隔代、單親家庭,因性╱別認同所組織的同志家庭或酷兒家庭,也將逐漸為人們所實施。
兩個紐約男同志一直想要有自己的小孩,透過網際網路他們找到了一位代理孕母,實現同性伴侶仍可為人父母,一肩擔負家庭與養兒育女的責任,這是影片《父性本能》的主要內容。《我的美麗與哀愁:巴基斯坦的跨性人》由德國NDR電視台製作發行,敘述巴基斯坦的「庫司拉」,一群無法歸入兩性既定性別的人,他/她們離開原生家庭,連結妳我彼此接納、組成跨性別家戶、互相照料的故事。而另一部由陳俊志導演的《無偶之家 往事之城》則是描繪「喪偶」、「失偶」的台灣中年男同志在形單影隻的情境中,追憶往事、難掩心中之痛;卻也在朋友的溫暖支持之下,有了家的感受。
《少女媽媽》一片講述尼加拉瓜的小女生常無預警地面對小生命的誕生。但在貧窮的環境之下,也沒有男方的支持與幫助,這些沒有受什麼教育的女生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尼加拉瓜青少女的故事,也發生在無數其他少女身上。少女獨自承擔懷孕生子的後果,這在當地是一種相對普遍的現象,與其他社會強調兩性共同分擔家庭責任或有不同。宋明杰的《黑吉米》在短短15分鐘的影片裡,將吉米這位台美單親黑色混血兒,以變裝皇后的身份生活在台灣,展現在種族、性╱別與社會階級上的複雜向度,表現的生動有活力。
家家看
台灣社會家暴事件頻傳,本次影展收錄一部片來自挪威、驚動當地社會的家庭亂倫事件《我親愛的孩子》影片,深刻描寫受暴女童在後來生活歷程中的苦難、與配偶的相處、與子女的互動。本片由事件當事人主述,她冷靜有時一絲激動的語調,令人聞之動容。同樣來自挪威,《永遠為你》是老祖母的愛情追憶與現實演變之間的虛實關係。祖母對祖父的完美情愛、永恆思念,卻在孫女跨海尋訪祖父下落的過程中,出現了裂痕。《異域幻夢》將鏡頭轉向流落德國的異地青少年,他們在中途之家相遇、成為「家」中一員,影片從他們自導、自演的影片拍攝過程,透露少年們的生活狀況以及內心對家的想像與憧憬。《黑猩猩的家》則讓我們體認到猩猩不再是家中寵物,而是家中的一份子。《陪我走一段》將關懷的視角延伸到老年、重病者生命的最後路程,在一處由鄰居朋友協力打造的寧靜處所,得到妥善的照料。
影片《爸媽不在我身邊》內容關於泰國夫妻至以色列從事勞動工作,孩子留在泰國故鄉,父母子女靠國際電話維繫親情。本片以色列籍導演隨著泰勞返鄉,從中深深體會外籍勞工離鄉背井、妻離子散的無奈。從這部影片反觀台灣泰勞暴動事件,能夠引以為鑑的或許是地主國更應善待外籍勞工。
對比泰勞遠走他鄉、出賣勞力的情景,吳平海的《謝婷與她的歌》與《飄洋過海的家》兩部影片比較像是蒲公英落地生根的故事。謝婷來自大陸梅州,27歲那年與到大陸相親的美濃人陳先生相識後,一週內就決定嫁來台灣。來到台灣之後,開始了連她自己都想像不到,比大陸原鄉還辛苦的生活。《飄洋過海的家》是一群來自東南亞的新台灣媳婦,儘管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命運卻將她們彼此聯繫在一起。她們成立了南洋台灣姊妹會,在台灣重寫了對「家」的意義。
「家的變奏」主題主要從跨文化的角度,以影像鉤勒不同地域的人群在各自的歷史條件與社會環境,發展出來的具差異而多樣的家(族)的型態、家庭關係與婚姻親屬制度,以及兩性為根基的社會交往如何在不同群體、不同地方之間建立社會紐帶,形成社會的基本空間。並希望從「家」的主題與它的隱喻(metaphor):家╱家庭╱根,以及產生的個人與群體的邊緣、界限與路徑的界定與運作,動態展演全球化、移動、遷徙與跨國主義之下,家的轉型與其轉化。
「家的變奏」主題之外,本次影展也規劃了「新視界系列」。在這個系列之中徵集了來自世界各地近兩年內優秀的文化性紀錄影片,期盼從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境展演世界的故事。新視界系列包括了「原地觀點」、「人權與生活主張」與「交迭的新舊住民」三個單元。
原地觀點
世界各地的原地住民,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有它各自的時空烙印與發展的軌跡。《漫遊吳哥窟》透過導演嫻熟的電影手法,我們看到不同命運的人們,交會於這座名聞遐邇的古蹟中。在歲月的淬鍊之下古城的一磚一瓦,纏繞著苦痛與希望,過去與現在,神性與人性的種種故事。加拿大雪地之鄉住著印象中「古老」的愛斯基摩人,在《我是伊奴克人,我還活著》影片中,卻看到當地的青少年拿起攝影機,訪問拍攝自己的親友,請教長輩關於傳統生活的種種。這些青少年騎著雪地摩托呼嘯而過,劃過冰封的凍原,宛如台灣青少年飆車實況,拖曳出來的彷彿就是「我還活著」的痕跡。
《來嗑檳榔吧!》講的是一則新幾內亞檳榔的故事。在當地檳榔與生活的諸多面向息息相關。對許多家庭而言,檳榔一直以來有其文化上的意義,如今檳榔在經濟生活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是維持家計收入的重要來源。當地居民與檳榔的依存關係狀似台灣,儘管政府極力宣導檳榔致癌的後果,卻不減居民對檳榔的狂熱。《祖先的小米》導演弗耐‧瓦旦(Baunay Watan)與族人們,以泰雅人的方式種植小米,努力追溯祖先的蹤跡,希望能夠將消失的小米文化重新注入現代生活之中。
娃丹與武洛拍攝的《關懷高砂情》深度報導了90多歲的門協朝秀先生,多次來台拜訪台灣高砂義勇隊的餘生者和他們的遺族,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在台灣目前統獨對立、親日反日的的政治環境中,為日本征戰的高砂義勇軍,在冷戰與殖民的混音、雜音之中,如何能夠清晰地發出他們的心聲?原住民民謠教父胡德夫(Kimbo),不只是民歌運動的先驅,在台灣民主狂飆的浪潮中,他曾以歌聲用力唱出原住民不公義的處境。哈露谷與嘎拉的《Kimbo匆匆》呈現這位原運前輩的足跡,以及今年Kimbo終於出版了第一張個人音樂專輯:匆匆。《是誰殺了塔克雅?》同樣描寫了原住民與主流社會族群的相遇與磨擦。澳洲原住民酋長塔克雅因謀殺白人警察受審神秘失蹤。七十年後,他的子孫試圖為先祖洗刷冤屈,挽回被剝奪的榮耀。影片呈現兩個家族在兩個不同的文化中,因生活在不同律法規範之下,遵循著不同的行為法則。七十年前的衝突與冤屈,白人與原住民能夠如何面對、尋求和解之道?
人權與生活主張
人們在家國、家園之內,彼此如何互動,可否安居、能夠妥協到何種程度?印度《迢迢和解路》影片,紀錄了2002年印度西部Gujarat省印度教與回教群眾,因政治與宗教理念相左,暴發了種族屠殺事件。影片深入探討以種族、族群對立的政治操作方式,讓不同理念的人們無法安居。而它所催化的仇恨政治也在種族、社會互動造成了極大的後果。但居住在自己家園中的人們,有時也無法完全實踐自己的信仰與生活方式。《我們還剩下什麼》講的是加拿大籍的藏裔女子卡桑˙多瑪,自1996到2004年間多次穿越喜馬拉雅群山來到西藏,冒著危險播放一捲錄有達賴喇嘛想要傳達給藏人訊息的錄影帶。鏡頭前藏人專注聆聽的表情,以及當下真情流露的反應,讓這部以詩意入鏡,探討家園與流放、宗教與政治、人權與希望的精彩好片,更增添它動人的神韻。
林麗芳的《心子》拍攝喜馬拉雅山上大吉嶺米麗寺的小喇嘛跟隨欽列仁波切(老師喇嘛),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好喇嘛。本片真實呈現小喇嘛在寺裡的的生活與學習、歡樂與淚水,年節返家與父母相聚的短暫時光。本次影展開幕片之一《62年與6500哩之間》導演張文馨藉由紀錄自己阿媽所經歷的台灣民主的過程,刻劃家國、家園在族群、歷史時空與政治環境因素所產生複雜面向。影片裡阿媽傳神精妙的台語表達,尤其對228事件繪聲繪影的刻劃,觀眾獲得的是更多的勇氣與對未來的希望。
在這個單元裡另有一部挪威片《簡單的生活》,從性╱別的向度,提出FTM跨性人在身體、性向、社會安全與日常生活各層面,如何追求身為公民更為全面的平等權利,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影片呈現了家國、家園之內性╱別人權的重要面向。
交迭的新舊住民
在這個單元中看到台灣不同地方、不同生態環境,所發展出來的多樣生活形態。隨國民黨政府來台而展開新生活的老兵故事,這是胡台麗《石頭夢》所描述的內容。洪淳修的《城市農民曆》拍攝北投地區,生活在都市中的農民在耕作之餘,還要應對都市發展對農事所造成的影響。葉鴻洲《外傘頂洲的故事》記錄了以沙洲為生的人們,當沙洲逐漸流失,居民生活、心境也產生改變的故事。
本次影展「家的變奏」與「新視界」系列將藉由影片媒介,從跨文化的角度,傳達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各自的歷史條件與社會環境中,所發展出來的多樣生活與文化的不同視野。200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將藉由影像的展演,跨越族群、階級與性╱別的藩籬,親近文化之多原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