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林文玲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轉載自文化視窗2003年9月號(第55期)

影展主題

第二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延續2001年首次影展的豐碩經驗,從多層次、多面向的策展架構出發,邀集與評選國內外優秀的文化紀錄影片,提供國內觀眾藉由影片觀賞的機會,跨越國界,親近多元文化。為使觀賞與討論的重點能夠有所凝聚,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內容規劃具有濃厚的主題取向。第一屆影展的主題為「島嶼聯線」,第二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主題則為:「遷徙故事」。

「遷徙故事」此一主題的擬訂主要因為目前世界大範圍或較小區域,因歷史、殖民經驗、冷戰效應等種種結構因素,所造成的人口遷徙的現象與議題,正從各個層面發生效應。「遷徙」不但是台灣島上各族群相當普遍的經驗,而且幾乎是人類的共通經驗。世界各地人群常因戰爭、經濟、城市文明等誘因,或受政治、社會變遷、生態適應等因素之影響,被迫或出於自願地離開家鄉遠走外地。他們可能短期居留,也可能來回移動,或者從此定居下來。每種遷徙移動都會隨著它的構成環境,烙印特有的時空印記,呈現不同的發展形貌與獨特的歷史經驗。這些經驗並不會因為到達目的地而完結,反而從此因生存、適應與競爭,甚至無形的原鄉-異鄉的糾纏心性,「我族」-「他族」的彼此混雜,潛入內在並形塑人們的感知情緒結構,持續影響人群、社群、族群與國家之間的相互關係。

全球化趨勢中各國有特殊的人口遷徙,如跨國移民、投資移民、勞工移民、結婚移民;也有作為經濟富裕指標的遷徙,如中上階級向山坡水邊的遷徙,代表著社會階層(再次)的分劃。台灣戰後有人口重分布現象,其中包含政治性移民現象,也包括原住民在現代社會中的被迫遷徙(在都市叢林或海上求生)或者重返原居部落等與「遷徙」議題相關的各種現象。台灣的「遷徙故事」透過影像,將與世界各地的「遷徙故事」一同展演,相互比較,以增進彼此的認知,並尋找更好的發展之道。

節目內容

此次影展規劃了:「回顧專題」、「遷徙故事─島外篇」、「遷徙故事─台灣篇」,與「新視窗」四個單元,分別介紹如下:

(一)「回顧專題」將介紹法國的Jean Rouch導演,與中國著名的民族誌影片導演楊光海先生。Jean Rouch是當今極富盛名的紀錄片導演,也是名聞世界的法國巴黎人類博物館(Musee de l’Homme)國際民族誌影展(Bilan Du Film Ethnographique)的創始人。他於1950年代起開展的「真實電影」類型,對紀錄片界的影響迄今不墜。本次影展為配合「遷徙故事」的主題,將介紹Jean Rouch於西非洲田野地所拍攝的三部關於遷徙的精彩作品,它們分別是《非洲虎》(Jaguar,1967)、《癲狂仙師》(Les Maitres Fous,1955)與《我是黑人》(Moi, un Noir,1957)。Jean Rouch在這些影片中探討西非當時因殖民的歷史因素、港口城市的興起,經濟、就業等誘因造成人口移動的現象。Jean Rouch的記錄影片一方面貼近生活、關注人們對當下社會現實的反應,另方面也具有「超現實」的特色,譬如介入性、虛構性質、即興演出與創意旁白的手法,對於紀錄片製作產生深遠的影響,非常值得引介。

身為少數民族白族的楊光海在他的《鄂倫春族》(1963)影片中,記錄了生活在大興安嶺白雪茫茫的原始密林,以狩獵為生的鄂倫春族,他們一年四季的生活情況與獨特的風俗習慣以及婚喪儀式等。回顧專題還包括Merian Cooper & Ernest Schoedsack 的《牧草》(Grass,1925)這部關於一個小亞細亞Bakhtiari游牧民族為了牲口,必須穿越沙漠及高山作季節遷移、尋找大片牧草的經典名作。

(二)「遷徙故事─島外篇」有八部影片,故事內容包含二次大戰之後嫁到澳洲的日裔外籍新娘《綠茶與櫻桃》。有孤單的塞爾維亞小女孩,因為村裡年輕人都往都市去,村裡就剩小女孩與老人家了(《消逝的村落》)。中國大陸的《阿魯兄弟》則描述哈尼族的阿魯一家人,因為賴以為生的梯田已開到山頂,再也沒有地方可以繼續開墾。阿魯與同鄉年輕人,便跟上了中國社會變革的浪潮,外出打工。農民尋找出路的艱難,以及在困難面前樸實的心聲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渴望,在片中表露無遺。這個單元中還有一部來自英國16分鐘的《沉默之歌》,主要描述被迫流亡西歐的巴格達庫德族作曲家,把無法言喻的離散苦楚化為樂符,一解思鄉情懷。另一部作品《嘻哈戰爭》內容關於一位日裔美籍的嘻哈歌手,急切地追求世界和平,了解他的祖國與身分,本片嘻哈風格十足,在饒舌歌詞之後,看到的是另一個不同面貌的日本。

(三)「遷徙故事─台灣篇」一共入選了七部影片,其中有外籍勞工、外籍新娘、外省族群、客家族群與原住民不同的主題。吳米森的《E.T.月球學園》帶我們看到生活如月球表面般平淡的外省伯伯朱先生,在朱伯伯認識了「長江一號」後,生活頓時充滿了朝氣。在這個月球學園中,鄉愁有了新的詮釋。另外,台灣東部的阿美族人來到台北,在汐止的「花東新村」建立他們的家,希望實現出人頭地的夢想;幾年過去了,夢想似乎依舊遙遠……這是曹文傑的《想要有個家-城市邊緣部落》影片想傳達給觀眾的。馬躍.比吼的《來去大陳》則講述大陳人遷徙的故事。大陳人的祖先從浙江沿海遷徙到大陳島,接著他們來到台灣成為反共義士,之後又到美國當餐廳主廚。愛冒險的大陳人,何處是才是他們的夢土?

(四)「新視窗」單元則網羅了近兩年以來優秀的並深具文化意涵的國內外紀錄影片共十三部。關於原住民議題有幾部,分別為布農族的莎瓏‧伊斯哈罕布德的《月亮的眼淚》,內容講述布農族的Anu Takilulun在父親去世後,按照父親生前的描述,出發尋找傳說中月亮的眼淚,希望將這個美好的故事流傳下去。《光影中的旋律》則描寫達悟族生活中無時不在的吟詠歌唱,經過千百年的傳唱,這光影中的旋律是否仍能走向未來。國外原住民部分,主要有來自澳洲的《媒體遊牧民》與來自加拿大的《王冠與我們作戰?》。《媒體遊牧民》主角賽德兄弟像是遊牧民族,兄弟倆人在澳洲遙遠的地區發展廣播電台,這一對媒體游牧兄弟檔的目標是要讓原住民也有機會發聲,這也是他們的父母與祖父母所企盼的。

性別議題方面今年則以溫馨動人的《爹爹與爸爸》為代表。影片內容描述四個男同性戀組成的家庭,每日面對不同的煎熬與挑戰,異族同性婚姻、代理孕母和領養、同性戀婚姻與離婚,這些議題都侵入了他們的私領域。男同性戀領養小孩,顛覆傳統家庭觀,更再次檢視了性別傾向對於孩童的影響,與美國家庭面貌的改觀。

在「新視窗」單元也包括幾部人類學者的作品,其中珍.萊朵與女兒凱拉.史爵克的《度卡的困境》,幾乎成為今年度最紅的民族誌電影。影片主角度卡是五個孩子的媽,她因為丈夫娶了另一個老婆而陷入情緒低潮。在伊索比亞南部的哈瑪族 (Hamar),男人可以多妻。從兩難到堅決,二個太太之間複雜糾結的關係能有解決之道嗎……

全套活動

影展每單元之影片都將於影片放映之後由導演或研究者帶領現場討論。影展將編專刊,介紹參展影片,專刊內容並包括研究與訪談專文。配合影展規劃的導演專題,將同時出版由Paul Stoller撰寫的介紹Jean Rouch民族誌電影專書的中文版:The Cinematic Griot: The Ethnography of Jean Rouch。影展也規劃有專屬的影展中英文網頁http://www.tieff.sinica.edu.tw/,另外在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的網頁http://www.tave.sinica.edu.tw/c/index.htm,也提供相關資訊與互動空間。

影展次年(2004),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計劃選擇此次參展的若干影片,在台灣北、中、南、東地區的重要文教機構例如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新竹影像博物館、台東國立史前博物館、文化中心等,舉辦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之巡迴展,讓這批民族誌影片能充分地與地方民眾接觸,以開闊台灣民眾的文化胸襟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