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聽聞這樣的說法:「在過去一個部落就是一個國家」,如此論述主要是為了強調傳統上部落有別於(且先於)當代政治制度的主體性。但事實上,情況遠比這句話描述得更加複雜,因為不同族群有不同的聚落組織形式與內涵,此外,所謂的「部落」也因著外在和內在的作用力,一直持續地在轉變當中。
《Mgaluk Dowmung-正要連結銅門》這部片是花蓮太魯閣族銅門部落的家族故事。很多人知道銅門是因為這裡非常優美聞名的「慕谷慕魚」景觀區以及一些相關爭議事件,但卻也不少人因此誤以為「慕谷慕魚」(Meqmeqi)就是銅門部落的族語名。其實不然,銅門部落由八個家族所組成,Meqmeqi只是其中之一。這裡的太魯閣族人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陸續從立霧溪上游南遷到木瓜溪中上游,當時一個家族就是一個小部落,有自己的部落名稱和領袖,而後因日本殖民政府欲強化其統治,於1918年把這些小部落遷移到中游的一個河階台地,也就是今日的銅門部落所在地。
這部片的導演是畢業於東華大學原民學院語傳系的在地青年冷兒蘭.侯文,畢業當年正好發生八八風災,於是拿起攝影機到屏東拍攝風災議題,2013年因為銅門封路事件,家人召喚她回部落以影像專業做紀錄同時為部落發聲,並以此完成了她的第一部紀錄長片《人(ㄌㄤˊ)來了》。四、五年前,另一位銅門在地青年東冬.侯溫帶著他所創立的「兒路藝術創作工寮」回到部落生根,以田野調查加上環境劇場的模式,嘗試讓藝術能夠和在地文化、自然生態產生多樣而有機的結合。當東冬發展以部落為主體的各種藝術展演時,銅門的家族故事是其鎖定的重要主題,為了讓更多人能理解和感受,除了文字、展覽外也希望透過影像來呈現,於是邀請冷兒蘭一起加入團隊,拍攝這部紀錄片。
在《Mgaluk Dowmung-正要連結銅門》中,冷兒蘭用鏡頭充滿情感地描繪了在地八個家族的十一個人物,透過他們真摯的面容、話語和行動,讓觀者耳聞到各個家族的遷徙路線和部落名稱由來,同時見到深植在他們每個人身上的文化與技藝(包括種植苧麻、織布、採藤、狩獵、治療儀式、銅門鐵刀、觀光導覽等),甚至是濃縮的生命史。
冷兒蘭說,這部片就像是她的「影像化田野筆記本」,而串起其中一段段筆記讓它能更具全貌觀的靈魂人物,是片中第一個出場的在地重要文史工作者旮日羿.吉宏。從小就喜歡看書、喜歡文字的旮日羿,師專畢業後回到銅門教書,因為愛和老人聊天,開始在自己部落裡作田調至今已超過二十年,並且有不少相關著作。眼見耆老的凋零、文化的改變,他心中自然有許多感觸因而在紀錄片中如此喟嘆:
Gaya 的具體實踐就是在各個生活層面,祭儀樂舞、巫醫、狩獵、祭典
、農耕,在日常生活裡它是很實踐的,(但)一般人理解的只能是規範,
因為這樣的生活已經不在了,過去了,也就是說,要通往傳統的大門已
經關掉了……。
「要通往傳統的大門已經關掉了!」這一句話聽在東冬和冷兒蘭這些回到部落想要致力文化的太魯閣族(Truku)青年耳中,既是重擊也是啟發,於是他們透過各自的專業和一起一起的努力,試圖重新打開這扇門,開啟與部落各個支系家族的對話與追尋,也讓更多大社會的人透過藝術作品、樂舞、小旅行和各種展覽,認識瞭解太魯閣族與銅門。青年們這幾年來的付出與各項成果展現,讓曾經對立、分裂的族人重新凝聚,也讓陪著他們一路成長的旮日羿,在片末欣慰的說看見了一線曙光。
在訪談時被問及這部片最重要的關鍵字時,冷兒蘭毫不猶豫的說是「轉變」。的確,透過她的鏡頭,我們看到了放陷阱和拿槍的女獵人母女、與文創結合的銅門鐵刀,東冬在smapuh儀式中點燃的香菸,以及因為腰痛發明桌上型織布機的年長織女。文化在轉變,而且並不是當代才發生。然而,如果文化一直在轉變,那麼是什麼支撐著Truku還一直是Truku?銅門還一直是銅門呢?
我想就是片名中的「連結」吧。只要人與人、人與祖靈,人與土地能夠持續的互動與連結,那麼所謂的「改變」未必是令人害怕的衝擊,反而能夠成為讓文化更具生命力、持續大步前行的動力,而這也正是冷兒蘭與東冬在這部紀錄片的片名裡特地選用了「mgaluk(正要連結)」這個太魯閣語字彙所想要傳達給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