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與消失的世界》

《穆與消失的世界》(Mu and the Vanishing World)是一部攝製跨越10多年的紀錄片,影片導演Paco Beltrán和Jessica W. Leung 2008年在泰國邊境的難民營偶然發現,聯合國難民署(UNHCR)正宣告執行一項難民重新安置計畫,這項計畫對於申請離境的難民或是繼續留下的生活者,都將產生巨大的生活變局。影片一開場,鏡頭落在泰國北方的火車站裡,空氣中彌漫著消降燠熱的噴霧水氣,旅人來往,影片主角穆(Mu)正搭乘著火車,準備回到闊別多時的家鄉,她以獨白的方式,娓娓倒敘她的人生經歷。

穆(Mu)是緬甸卡耶族人(Kayan),在卡耶族語中Mu是女性的意思,她的名字其實是Mu Hpare。她5歲時和家人為了躲避內戰,在村落遭襲後,從緬甸逃難到泰國山區,被泰國政府留置在邊境的難民營。由於卡耶族傳統文化相信,女性自幼在頸部圈圍金色銅環看似龍形,有嚇阻自然和超自然威脅力量的作用,可以保護女子不受外力侵擾。這項特殊的山地部落奇風異俗,外人常以「長頸族」(Longneck)稱呼,成為西方人眼中「異族觀光」(ethnic tourism)的焦點。泰國地方當局看中這項文化商機,便在難民營外另外打造一個「長頸族」村寨,作為滿足觀光客「異族」探奇的觀光景點場域,在傳統「原真性」(authenticity)的塑造下,卡耶族人被要求住在觀光村落中不可隨意外出,也不得使用現代電器用品,族人僅能以販賣觀光紀念商品、手工藝品,或是配合觀光客以道具長頸銅環擺拍異族觀光照片營生。

穆在19歲時未婚懷孕,因男方嫌棄她家庭貧窮而成為單親媽媽,她與肚中的孩子溝通約定,許諾兩人要互相扶持共同奮鬥。為了追尋自由與夢想,嚮往不一樣的人生,穆決定取下頸上的銅環,也為了提供兒子更好的生活環境與教育資源,穆不顧家人的反對,不惜與傳統文化及部落斷離,毅然決然參加聯合國為泰緬邊境難民啟動的重新安置計畫,通過申請審查,想望離開部落遷徙到西方國家白人社會展開新生活。

接著影片鏡頭一轉,經由聯合國的協助,大批的公約難民來到美國,龐大的難民社區毗鄰而居。當穆帶著幼子被安置到美國中西部的肯塔基州博林格林巿(Bowling Green, Kentucky),追尋夢想的浪漫想法立即受到現實生活的挑戰,她很快發現美國並非她在難民營中所想像的那般富有,她努力適應新家園的生活,為了維持生計她必須一邊工作、一邊上課學習,為成為美國公民做足準備。憑藉著語言能力,穆在醫療診所擔任翻譯人員,為同樣來自緬甸家鄉的難民們提供語言通譯的服務。穆很樂於助人,主動幫助那些初來乍到異國的同鄉們,指導他們有關異地生活的點滴細節,在穆的傳統文化中認定團結互助的重要,但她在此地卻感受到文化差異的衝擊。

相對於其他難民而言,穆自認是幸運的,她可以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並且有能力幫助自己的同鄉。然而大部分難民從事的是本地居民不願意做的骯髒、危險、辛苦的(dirty, dangerous, and difficult)「3D」工作,例如擔任冷凍肉品工廠的勞工,這裡有大量來自非洲、墨西哥等各國的難民,其中以緬甸難民的人數最多,他們來到異地為了謀生,工作幾乎沒有選擇可言。穆認為這是美國接受大批難民的原因之一,反映出難民遭受社會剝削的事實。

在努力成為美國公民的同時,穆的內心始終交戰著,她深怕故鄉會漸漸在腦海中遺忘,在傳統文化消失之前,她希望兒子能認識他出生的地方,記得自己從哪裡來,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誰。然而當穆帶著9歲的兒子重返故鄉,村人多數已搬到距巿區更近的觀光村寨,只有自己家人仍堅持留在原村落,卻因交通不便,遊客幾乎不再進村。在新造的村落裡穆看著村人表演歌舞,自覺像是個觀光客,感覺既陌生又心痛,在穆的心中不管自己住得離家再遠,她永遠是卡耶族人,她的理想是未來能回到邊境難民營協助翻譯,以她的能力幫助留在家鄉的人改善生活。

社群人口的空間移動,是近現代顯性的社會現象。當流動、遷移、越界成為一種新日常,伴隨著難民、移民、公民一連串身份的轉換,追尋自由與夢想、易地謀生永遠不是件容易事。相信這部影片不只是穆的個人生命故事,也是千千萬萬離家遷徙、異地求生的移民們,為生存適應奮鬥不懈與堅毅生命韌性的體現。

影片

mi2

穆與消失的世界

台灣首映

穆是在從小就生活在泰緬邊境的少女,在她成為單親媽媽的這段期間,聯合國恰巧在籌備安置泰緬邊境難民營的計劃。為了符合嚴格的審查條件,她決意背離了自己的母親、部落和文化,一心追求自己和孩子的未來。但是落腳美國的她隨即受到挑戰。現實的衝擊讓她不禁懷疑何處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