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疤
《黃金疤》零距離呈現古巴年輕音樂家所面對的現實生活,這是兩位古巴聖地牙哥出身的青年饒舌歌手獨一無二的故事。他們不是兄弟,更不是世上最好的朋友,他們有個共通點是他們擁有歌頌都市文化的熱情力量。除了政治和革命的議題,兩位樂手亦和我們分享他們的熱情和音樂啟發的根源。憑藉這股精神上的動力,他們面對壓力、挑戰自我、克服種種困難,驅使自己踏上追尋音樂事業的旅程。
完成在曼徹斯特大學的視覺人類學博士學位後,亞歷山卓琳.布特侯-傅尼葉接著在蒙特婁大學與拉法爾大學修習兩年的後博士課程。為了驗證對音樂製作的種種議題,她擴充研究範圍包括古巴年輕人音樂接受度—在民族誌研究上還是非常新穎的題材。結束人類學博士班的課程後,亞歷山卓琳在古巴聖地牙哥住了兩年,這段期間她十分投入「古巴式」嘻哈運動,她的目標是建構各種由年輕人製作、俗稱都會音樂的社群。在古巴的社會主義脈絡下,無法避免無所不在的文化政治劇烈地影響青年藝術家的氛圍和多種政府機構。亞歷山卓琳同時對政治和年輕人音樂表現方式的活力感到無比的興趣,也成為她多年來的研究主題。
《黃金疤》零距離呈現古巴年輕音樂家所面對的現實生活,這是兩位古巴聖地牙哥出身的青年饒舌歌手獨一無二的故事。他們不是兄弟,更不是世上最好的朋友,他們有個共通點是他們擁有歌頌都市文化的熱情力量。除了政治和革命的議題,兩位樂手亦和我們分享他們的熱情和音樂啟發的根源。憑藉這股精神上的動力,他們面對壓力、挑戰自我、克服種種困難,驅使自己踏上追尋音樂事業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