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約特的孩子們》

 

「WANATSA」(本片原名,馬約特語)的意思是「童年」。這部影片由瑪麗.杜布瓦(Marie Dubois)和雷米.馬澤特(Remi Mazet)完成,是他們與法國海外省馬約特省(Mayotte)的孩子們五年來會面、交流和工作的成果。

 

片中的三位主角娜茲米雅(Nazmia)、納斯里(Nasri)和歐馬爾(Omar),都是穆吉布國小的五年級學生,生活在法國最大的貧民區卡瓦尼(Kaweni)。片頭由稍顯誇張的戲劇表演開始,孩子們生澀但直視鏡頭的高聲呼喊、帶有節奏的肢體語言,令人以為是紀錄者過度安排或指導下的失誤。雖然觀眾很快就能發現,這是一堂學校劇場課裡的排練內容,其指導教師在鏡頭下活潑生動的講述姿態,依然不清楚有幾分純粹自然,與幾分鏡頭存在下、當事人彷彿被鼓勵般不自覺放大的表演性質。

 

原來,兩位導演確實在五年期間,往返位於印度洋的馬約特群島,以電影積極參與了當地的日常生活。他們首先籌組和訓練由當地人組成的電影拍攝團隊,接著,在學校主持電影工作坊,並與孩子們一同想像這部電影的發展,期許它作為一種新的共同語言。

 

影片中的孩子,正準備一場紀念奴隸制廢除的期末表演:「塞澤爾的葬禮」(Les funérailles de Césaire)。前法國殖民地馬丁尼克(Martinique)出身的詩人、作家、政治家艾梅.塞澤爾(Aimé Césaire),是1950年代黑人政治和文化解放運動的先驅。在這場演出中,孩子們將要一起高喊「Wa Maore Rahachiri!」(馬約特人民,讓我們團結起來!)

 

這樣的舞台背景,是一個龐大的貧民區拆除與遷村計畫。由於馬約特群島面臨了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四分之三居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失業率為法國平均失業率五倍,此外還面臨著大量非法移民、缺乏基礎設施、犯罪等困境,法國政府遂制定重大轉型計畫。然而一意孤行的結果,也代表了孩子們在搬家、想家、前途渺茫、甚至沒有身分證件的不確定感下,面臨不亞於大人的種種壓力。

 

童年本該是天真爛漫、充滿夢想的時期──娜茲米雅活潑且脾氣不定,她想回到大葛摩島(Grande Comore)和奶奶在一起、在那裡和英俊的男士結婚;納斯里是一個心胸寬廣的小流氓,苦惱著如何對一位女同學表達自己的愛;歐馬爾身材嬌小但是個十足的詩人,在哥哥關愛的目光下,他想成為一個男人,同時等待再次見到父親。

 

他們有各自的青春期煩惱,有時也互相質疑、彼此競爭,小小的年紀卻也背負了父母的深厚期待;在卡瓦尼貧民區曲折的命運下,夢想著前往巴黎,卻連一百公里外思念著的島嶼都無法前往。即使沒有內心獨白,觀者也彷彿可以聽見孩子們不斷問:生活為何充滿限制?長大代表什麼?法國總統馬克宏怎麼忙碌到必須拒絕我們的邀請呢?

 

然而導演們以塞澤爾的文本為基礎,讓學生們在老師的幫助下,準備並演繹了一部關於終結奴隸制和殖民化的戲劇。在一份訪談中,杜布瓦提到:「這被視為一種教育的方法,我們希望它對每個人都有效。無論如何,它讓這些年輕人走上舞台、被傾聽,也重新找回對自己及對歷史的驕傲。」

 

當被問及是否過於樂觀及自我滿足時,她說:「這種看待事物的觀點或許天真而虛幻,但只要我們渴望更美好的世界,這就是必要的。」

 

她立即強調:「情況已經達到如此緊張的程度,很難想像最後不會整個爆炸。這麼多年來,引發不滿和暴力的元素一直在累積,各層面需要趕上的工程都非常浩大。可是至今(我們)幾乎什麼都沒做,或做得太少。」

影片

未命名

馬約特的孩子們

本片描述了娜茲米雅、納斯里和歐馬爾這三位十歲的馬約特省五年級學生生活故事。他們都是穆吉布國小的學生,生活在法國最大的貧民區卡瓦尼。片中此為背景,深入描繪了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問題包括法律身份不明、前途不確定等。這部紀錄片關注於這些孩童的成長環境,呈現他們的努力、夢想和現實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