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上的老歌手
卡帶的磁帶轉動,流洩一首首經典傳唱的「部落金曲」,隨著旋律穿梭在舞臺上下,歲月飛逝,見證包曉娟與謝英雄的一時風華;在族語呢喃間,為藍石化對古謠的堅持而動容;最後一曲《乾杯》碰撞出製作人魏榮貴的不老樂團,儘管微醺,對音樂的熱情始終如一。
Kacalisiyan,斜坡上的子民,或笑或淚,唱出最真實的內心。
卡帶的磁帶轉動,流洩一首首經典傳唱的「部落金曲」,隨著旋律穿梭在舞臺上下,歲月飛逝,見證包曉娟與謝英雄的一時風華;在族語呢喃間,為藍石化對古謠的堅持而動容;最後一曲《乾杯》碰撞出製作人魏榮貴的不老樂團,儘管微醺,對音樂的熱情始終如一。
Kacalisiyan,斜坡上的子民,或笑或淚,唱出最真實的內心。
「如果非得要透過『學校』這一條必要的路徑, 那我們就去改變它。」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四年級導師楊萍這麼說。
撒舒優・渥巴拉特導演憶兒時在學習過程中,全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教育,彷彿如澳洲「失竊的一代」的學習方式。本片將探討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教育的核心價值,分別從教師、家長、學生三者緊密的關係與結構發展故事,來看見當代的族語復振及民族教育的重要。民族教育不 僅僅是文化扎根,更能建立深厚的族群意識和族群自信,雖然耆老已漸漸凋零,族群文化也隨著時代快速流失,面對重重困境的地磨兒實驗小學,還是很努力在當代教育環境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民族課程。
「礱」,碾米之器,出現的歷史可上溯至數千年前。
本片從電力普及之前,臺灣最普遍的碾米工具「土礱」出發,一路行過電力通達後誕生的精米所(木造碾米廠),最後抵達由科技和資本堆疊而成的現代碾米廠。
在這趟「礱之旅」中,我們走過六個人物的生命旅程,看到他們的驕傲、困頓、喜悅與哀愁,交織出一幅鮮為人知的,臺灣近百年來碾米產業的發展圖像。
「米」是臺灣的主食,多年來,關於「種米」的影片所在多有,但關於「碾米」的影片卻是鳳毛麟角,彷彿這是個神祕的職業,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地方從事這樣的工作?這些紀錄長期自我們的眼底缺席,而《礱之旅》,正是為了填補這樣的空缺而誕生的紀錄片。
在日本殖民時期的1918年,木瓜溪上游山區各家族部落開始遷住到木瓜溪中游河階台地,直到1928年即被稱為銅門部落。部落形成迄今不到百年的時光裡,部落環境隨著社會變遷而轉變,部落裡的耆老也逐漸離開,記憶慢慢的退化,細節也漸漸遺忘,但從何而來的家族脈絡歷史,卻如此的鉅細靡遺。
「要通往傳統的大門已經關閉!」對於自身是太魯閣族的孩子,因為關閉的大門的啟發,開啟了與部落各個支系家族的對話與追尋,透過口述流傳下來的家族故事,透過影像的轉譯把我們聚集在一起,傳統時代已經過去了,現代的生活習慣也改變了我們,但是Gaya核心仍然不變,Mgaluk Dowmung把大家串連在一起,我們這個族群才能被看見。
本片以「追溯、找尋」的概念,作為本影片敘事的主軸。Ronald Acfalle造船及計畫航海到台灣的夢想為主線,呈現過去被殖民的南島民族Che’lu (Che’lu查莫落語意為—兄弟之意)透過造船、航海,尋回族群認同。藉此面向去探索我們台灣原住民族自我的定位與認同。
文化追溯復振的行動,對現代原住民族來說,我認為是民族意識覺醒的重要里程,也是對近代主流文化的反思。以Ronald Acfalle為例,他以造船航海的方式,重新界定了他身為一個查莫落人,在極度美式文化影響下的關島,找到屬於他文化裡的靈魂與航路。
本片並非單一呈現出區域性的觀點。雖然本故事一開始的發生地不在台灣,隨著故事主軸的往前移動,故事最後,是由外部的區域走回到了台灣內的原住民族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