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o’ay to ko kerah 何處是我家
溪洲部落歷經火災、水淹,建立如今新的部落,城市裡還有許多像「溪洲部落」一樣的城市部落,他們未來該何去何從?世人是否有日能真正理解他們?
潘志偉(A-Deng),一半噶瑪蘭族一半阿美族身份,曾在公共電視紀錄觀點、大愛電視台「草根菩提」、原住民電視台「我存在」,擔任導演。作品曾榮獲,美國芝加哥Blow-up電影節榮譽提名獎、屏東電影節首獎、金甘蔗影展最佳導演、青春影展最佳攝影;入圍國際民族誌影展、高雄電影節、國際學生金獅獎、俄羅斯Kinoproba影展。
溪洲部落歷經火災、水淹,建立如今新的部落,城市裡還有許多像「溪洲部落」一樣的城市部落,他們未來該何去何從?世人是否有日能真正理解他們?
1987 年,結束戒嚴時期的台灣社會,正面臨經濟與社會的巨變。這個時期的原住民族,正經歷著往都市遷移與勞動的脈絡。 我的父親,阿美族人潘明富 (Du-Ya),年少即離開部落到台北當建築工人。在退伍、 結婚之後,回到家鄉豐濱開始從事捕魚工作。為了負擔家計,潘明富數度離鄉背井,遷移勞動。而同是兒時玩伴的噶瑪蘭族藝術家杜瓦克 (Duwake),在離開台北工地,返鄉後卻發現部落傳統魚簍工藝的斷層,進而選擇回鄉擔負起復興魚簍的重任,將魚簍創作成一件又一件的藝術作品。山的另一頭的呼喚—是象鼻部落首位引進甜柿的田阿成 (Lai-Sa-Gai-Nu),他用族語講述遠古泰雅族遷移的神話,但是一提起早期部落青壯年流失到梨山打工的經驗,他跟妻子不禁流露出一陣黯然 ……。 三個人,三個各自發展又交織的生命歷程。他們擁有共同被生活迫使離開家鄉的嘆息;但他們並不畏命運安排,留在都市,背棄家鄉。最珍貴的是,在那個原住民族不被重視的時代裡面,他們同樣正視自己的身分認同及價值。
<a href=”https://tief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