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俱樂部

印度孟買的一位內科醫生馬丹‧卡塔里創立了「哈哈俱樂部」。他相信笑具有醫治病痛的力量,而且是帶給人們歡樂幸褔的泉源。他廣為推行哈哈俱樂部來開拓笑的神奇功效。俱樂部的成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大家聚在一起,練習如何盡情地放聲大笑。哈哈俱樂部教導成員各式各樣自然不受壓抑的笑法,每天進行約40分鐘的練習。

印度的社會風俗原就存在許多的規範禁忌,尤其對女性的約束更多。許多來參加俱樂部的女性得到精神壓力的舒解,變得較為開朗樂觀;男性也在此學到如何放鬆自己。此外,這種群體活動也創造了一種同伴認同感,覺得自己不再孤獨,有許多快樂的朋友。

馬丹‧卡塔里醫生也把這種笑的活動帶進校園裏,讓年輕孩子也能從學猴子的笑法中輕鬆地學習及感受笑的神奇力量。現代人常有一籮筐的煩憂,也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揮如笑這種最自然的簡單本能,而非求助於深奧的心理分析或昂貴的健身課程。

海地童奴

海地童奴

因為貧窮,海地約有250,000個農村孩童被父母送離家庭,在家境僅稍微好的城市人家寄居(富有的人雇用的是成年僕人),做各種超出其體力所能負荷的工作。

年幼的孩子們遠離父母親人,住進了城裡的「阿姨」、「嬤嬤」家,每天從早到晚不停的工作,稚幼的雙手得洗衣服、擦地板、洗碗碟、打掃庭院、照料小孩,忙碌的奴役生活讓他們根本無暇思鄉,只是睜大疲憊而無神的雙眼幽幽地問:生命怎麼這麼苦?

專家學者開始針對這種存在現代社會的奴隸現象提出意見,有些善良的「阿姨」也開始讓小奴工在工作之餘到學校上課,但是貧窮的農村問題一天不解決,海地童奴現象便不可能有所改善。而對這群可憐的孩子而言,或許只希望這樣的生活能有改變的一天。

透過攝影機的忠實記錄,影片呈現了多位小奴工的無奈心聲,並在奴工父母、僱用者、以及社工人士的追訪中,看見了整個社會的無力與悲哀。這是第一部揭露此現象的紀錄片。

童年競爭

影片呈現一系列巴里島與紐幾內亞島同年齡兒童的親子關係和手足之間互動的一些場景。其中包括母親將注意力放在其他嬰兒時親生孩子的反應,還有透過玩偶所產生的反應。

在巴里人的親子互動中,母親在她的小孩起爭執時,會採取一種近於戲劇性的方式進行調停,她以將注意力放在其他兒童的方式,讓自己的小孩產生嫉妒而安靜下來;在新幾內亞的Iatmul族,做母親的在同樣的情況下,會留心自己小孩的反應,並儘量不讓小孩產生妒嫉的情緒。影片試圖從影像資料所提供的線索,去比較巴里島人與新幾內亞Iatmul族人的親子的關係,以及因不同的親子關係型態而塑造出的不一樣的(文化)性格。

卡巴的童年

影片從才幾個月大活潑好玩的小卡巴開始,呈現一系列巴里島兒童的生活場景:卡巴與父母、伯叔、嬸嬸阿姨的關係,以及巴里人的兒童養育方式。當卡巴稍微大一點時,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卡巴常因母親沒有適時回應他的要求而表現出氣餒。卡巴漸漸從這樣的對待方式中養成一種人格特質。影片主要在傳達巴里島人性格是如何在親子互動關係中型塑而成。

對於上面這樣的描述,觀眾並不完全由鏡頭裡卡巴與他的母親的互動得知,而是從攝製本片的人類學者瑪格麗特‧米德深植人心的旁白解說中得到這樣的訊息。瑪格麗特‧米德的旁白似乎暗示著她與貝特森對於性格與文化相關聯的理論假設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印證。

巴里島神靈之舞

本影片將巴里島以巫師與龍為主題的巴龍(Barong) 儀式性舞劇濃縮在一部影片中表現。

巴龍舞劇的內容是講述巫師與龍之間一場永遠沒有完結的爭鬥,關係著「生與死」的交涉與拉扯。影片追隨神靈附身的舞者的情境呈現:在著魔般的狂怒狀況中出現舞者自殘以及在地上扭曲打滾以表達內心的痛苦的景象;進而從這個苦惱狂亂狀態,轉至一種引退的情境,終至回復到一種常態。

影片以巴里島音樂作為背景,配上攝製本片的人類學者瑪格麗特‧米德的旁白與字幕的解說,導引觀眾去意識儀式展演的內容與巴里島人的一種心理與精神狀態之間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