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面對惡靈

「面對惡靈」的背後:蘭嶼島上的紀錄片工作者 陳亮丰 (本文刊登於九十年九月十日之聯合報) 我永遠記得1999年飛魚來的季節,五月,寧靜的蘭嶼島,難忘的露天部落電影院。 我是一個紀錄片工作者,除了拍攝紀錄片之外,我所工作的「全景傳播基金會」,花了很多力氣幫助想要學習拍攝紀錄片的民眾,拿起輕便的半專業攝影機,拍攝他們身邊關心的事物。我們從1998年起,不定時到蘭嶼去為一群蘭嶼達悟族朋友上課,或他們存錢來台灣參加我們的紀錄片研習。雖然沒錢沒攝影機,他們倒也互助地在生活裡拍攝了一些影像。隔年,他們決定要在島上的飛魚季節,巡迴幾個部落,在星光下海浪聲中,架起大型布幕,自己選映紀錄片給部落的人看。他們給這個活動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部落電影院」。 所以,1999年五月,我去蘭嶼觀察「部落電影院」的巡迴狀況。當飛機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緩緩下降,看見大藍裡的綠色蘭嶼—人之島,主辦活動的好友阿貿在跑道盡頭向我揮手,爬出小飛機,熾烈的陽光夾海風向我襲來,當時的我,就像是來參加世界上最有趣的紀錄片影…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不一樣的蘭嶼

李子寧 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理事 從臺灣看蘭嶼,感覺總是遙遠而陌生的。雖然它實際上只距離臺灣本島約四十海浬,但是四十浬的海域卻區隔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處在不斷變化的動態現在,一個居於記憶邊緣的靜態過去,似乎只有每年夏季的颱風才肯一視同仁地先造訪蘭嶼再光顧臺灣。 蘭嶼島上的原住民族,他們自稱為「達悟」。在我們的印象中,他們是「雅美族」,──一個在二十世紀初日本人來到蘭嶼後為他們所取的一個集體稱謂。多年來,多虧了許多人類學家的努力,我們開始接受了「雅美人」作為一個「樂天知命」民族的形象:他們獨居小島,與世無爭;不會像臺灣的「生蕃」一樣獵取人頭,卻善於製作造形均衡、裝飾優美的拼板漁舟下海捕飛魚。平時男子穿著簡單的「丁字褲」,在飛魚祭典、新屋及新船落成禮,或是政府慶典時,則盛裝而銀盔,群集而起舞。國民政府繼日本人之後在蘭嶼最顯著的政績就是蓋了一座核能廢料場。 這就是我們所了解的蘭嶼與達悟族。許多年來,我們所處的臺灣島上雖然迅息萬變,但是我們「觀看達悟族」的角度與觀點卻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談…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瘋狂影像詩人──丹尼斯‧歐魯克

陳怡菁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節目總策劃,三三影像工作室負責人 「謝謝妳的生日賀詞,妳母親和我也許是同一星座……但是生於1954年──雞年──,又逢日本軍隊投降的前一天來到人間,屬獅子座。我並不覺得年輕(但卻感到十分幸運!)……」 在跟丹尼斯為影展繁瑣的信件往來中,有一天收到他的來信。直接、坦率、略帶自我批判的道出他出生的時代背景。看著那封頗有個性及專業的回信。(信中亦列出十項影展單位跟他之間該確認及注意之事項。)我靜靜的閱讀這封「丹尼斯風格」的電子郵件,於是《呼喚鯊魚的人》,《浩劫餘生》,《食人之旅》的影像片段,快速閃進我的腦海裡……。 丹尼斯‧歐魯克從小在嚴謹的天主教寄宿學校成長,大二那年輟學後開始到處旅行,足跡遍及澳州大陸,太平洋及東南亞附近的小島。這段期間他做過水手,推銷員,牛仔,也自學攝影。豐富的閱歷,奠定他日後影像創作的資料庫。在1970年代,他因想拍片而搬到雪梨,也在澳洲國家廣播公司找到一份園丁的工作,隨後成為該公司的攝影師,開始長達三十年的影像創作。 1975年他搬到巴布亞紐…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從薩摩亞到巴里島談瑪格麗特.米德民族誌電影的理論表現

馬騰嶽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生 2001年9月台灣首次舉辦的國際民族誌影展,主辦者挑選了民族誌電影先驅──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與她的夫婿桂葛瑞.貝特森(Gregory Bateson)的三部作品──《巴里島神靈之舞》 (Trance and Dance in Bali/1952)、《卡巴的童年》 (Kaba’s First Years/1952)、《童年競爭》 (Childhood Rivalry in Bali and New Guinea/1952)等三部作品,做為台灣喜好民族誌影像作品朋友的響宴,同時也向這兩位先行者致敬。 英國人類學家奈吉爾.巴利(Nigel Barley)曾說,人類學家相信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藏著整體人類的某一部份的秘密,人類學家的責任就是要把這些秘密揭示出來,呈現的方式就是民族誌的書寫。而不同的時代,受到不同思潮的影響,民族誌的風格與方法也呈現了極大的差異。早期的人類學受自然科學的實證主義影響,民族誌的書寫著重科學的客觀性與…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少年莫亞那

莫亞那──佛萊赫堤、好萊塢與沙摩亞人之間的愛恨 王亞維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台企劃部經理 一九二三年六月羅伯.佛萊赫堤(Robert Flaherty)的鉅作《北方的南奴克》(Nanook of the North)在紐約市首都戲院上映後,不論在口碑及票房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接著在全美以及全世界的票房紀錄上都大有斬獲,這使得沒沒無聞的佛萊赫堤一舉成為電影界炙手可熱的彗星。九個月後,派拉蒙電影公司向佛萊赫堤提出一項嶄新的拍片計劃,他們希望他拍出另一部像「南奴克」一樣的探險式電影,而且地點由佛氏自己選擇。被好萊塢大片廠相中代表著專業地位與票房魅力的肯定,況且製片條件如此優厚,佛氏幾乎無法拒絕,問題只剩下應該挑選哪個地點。 機會來的如此突然,對於前去哪裡拍片佛萊赫堤心中並沒有計劃,他只覺得應該像南奴克生活的地方一樣,是個原住民的居住地,有著自己豐富的文化,但是這個文化也備受外來文化威脅。在與朋友們討論後,佛氏選擇太平洋上的沙摩亞群島,更令佛氏興奮的是,此行他將與全家人同行,並且有機會實驗攝影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