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畢摩紀

《畢摩紀》的啟示 司徒兆敦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近年來,「人類自然遺產」,「人類文化遺產」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幾個詞也越來越多地為世人關注和重視,各種保護措施也紛紛出台。但我有注意到,這些遺產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地對它們加以保護,畢竟它是處於變化和衰亡過程中,絕非我們的主觀意願所能左右的。但是另有一種模式,即活動影像的紀錄模式,是可以將上述三類人類遺產作永久性的保存,非虛構的紀錄片正承擔著這樣一種任務。中國的人類學紀錄片創作者郝躍峻,孫增田,康建寧,梁碧波已經作出過很多的努力,並留下了一批作品,應視為一種文化遺產的存留。 導演楊蕊,長時間在涼山地區對現存的儸儸畢摩進行社會調查,之後帶了一個頗大的隊伍去對當地的招魂畢摩。村官畢摩和咒人畢摩做了紀錄片式的紀錄,這就是這部《畢摩紀》。美國的弗拉哈迪,法蘭西的讓魯什,日本的小川紳介等人類學電影先驅者的作品和理論,對楊蕊這位學習紀錄片的青年無疑是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是由於題材和內容的特殊性,《畢摩紀》不可能照搬前輩大師的做法。影片的架構是鬆散的,…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草木戰役

不尋常的詩意想像──《草木戰役》觀後 Ryan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新聞台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 創作者對於所紀錄的人事物的觀點與切入點,往往決定了一部紀錄片的成敗。而《草木戰役》就是這麼一部對台灣草木有著不尋常的觀察與想像,相當耐人尋味的紀錄片。 劉吉雄是很棒的攝影師(《綠的海平線》),也是很有想法的導演。他去年為公視「人生劇展」所執導的八十分鐘電視電影《高校有刀》,題材就耳目一新得讓我想尖叫。藉由一名對烹調、音樂有高度天份的原住民青年Piyu,一名對原住民文化充滿「刻板」浪漫幻想的嬌嬌女姍姍,以及姍姍那位只會把「原住民」三個字當成商品行銷的餐飲業商人老爸,在思索親子師生兩代之間溝通困難的同時,也挖掘了台灣飲食文化所面臨的種種矛盾與困境(例如向來對內場、外場的粗暴成見,對料理研發內在與外在的專注與藝術…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怒僧

林木材 在上一屆的民族誌影展裡,有部讓我永生難忘的關於西藏的紀錄片《我們還剩下什麼?》(What Reminds of Us ?)。這部討論1950年間中共侵略西藏的影片,記錄下了當代西藏人民受迫的身心苦痛,也進一步的討論了西藏的政治問題。 片中有句旁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大抵是這麼說的:「西藏人民總認為之所以沒辦法讓西藏恢復原貌和擁有自由,在於人們的祈禱不夠多;可是西方國家總認為,就是因為西藏人民只會祈禱,而且祈禱太多了……。」 這個觀念的對比放置到此屆影展裡的《怒僧》,卻讓我對西藏及其宗教有了另一觀點的開啟。不同於憐憫弱者的強硬觀點,《怒僧》的切入從一位有點離經叛道傳奇僧侶Gundun Choephel開始,他不禁酒色,到處旅行漂流,期望藉由激進的方式,帶給這守舊的土地及宗教一點新的衝撞。 可是透過這些激進行為,他卻漸漸發現一種身處於保守「系統」下的無奈,甚至因此被囚禁入獄。《怒僧》用這個備受爭議的僧侶敘事點切入,回溯過去,也展現當下,特別是片中放置了許多當時革命與現下中國大舉在民生…

image002 (5)

推薦:希‧雅布書卡嫩

從《面對惡靈》到《希‧雅布書卡嫩》 曾宏民 (本文原載於南方電子報) 從2001年第一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中發表的《面對惡靈》到2007年第四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希‧雅布書卡嫩》整整經過6年才又見到淑蘭的作品,尤其當筆者去年分別收到導演張淑蘭和剪接師黃祈貿陸續要結婚的通知,才發現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也發現當初筆者觀看《希‧雅布書卡嫩》一片初次剪輯完成時的成品至今已歷經三年多的光陰,相信其間許多朋友都是久聞其片名而不見其片,因此本次於「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首次公開發表本片應該為紀錄片界期待已久。由於曾經記錄該片的拍攝與剪輯過程,故筆者對本片充滿許多感觸和期許,更看到從《面對惡靈》到《希‧雅布書卡嫩》所呈現的不僅在影片的拍攝技巧與剪輯呈現上有極大的進步,也看到影片背後作者想法的重大改變與成長,而這份改變與成長不僅呈現是淑蘭本身,同樣也反映在小貿的身上。   「面對惡靈」的背後 《面對惡靈》從2001年發表後便持續受邀於各大小影展觀摩或放映,該片從人…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喀布爾最後的猶太人

衝突者的無神論 686 一幢樓房裡住著兩人,壯年者欺壓年老者,經常出言嘲諷、恐嚇甚至辱罵,年老者默默忍受但偶而也會回嘴,兩人各有各的營生,如此長期生活本也無甚出奇,但奇的是他們卻是身處異鄉的同種族人。 他們是「喀布爾最後的猶太人」﹝Cabal in Kabul﹞。 喀布爾是阿富汗首都,在這伊斯蘭的國度,竟有Issac及Zabulon這兩個猶太人,守著一幢廢棄的猶太教堂不肯走,他們堅持猶太教傳統並未改宗,附近的喀布爾居民還算友好但視其為無神者﹝unbeliever﹞的異族﹝根據伊斯蘭教傳統﹞;你以為他們應該會相濡以沫、彼此扶持,但他們卻是相看兩厭、互鬥不爽;你可能會覺得荒謬,但這卻是冷酷的現實。 一開始兩造的說詞似乎都振振有詞,Zabulon理直氣壯地指控Issac總是向塔利班告他私釀葡萄酒的密,而且背叛猶太教,Issac則說在這種地方生活你總是得有一些妥協,但他絕對沒有背叛猶太教;但是Issac也信誓旦旦地說其實Zabulon只是想把他趕出去好獨自賣掉這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