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001 (4)

推薦:非常人類新視界

郭佩宜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台灣民族誌影展每一屆都在主題影片之外,挑選近兩三年精彩的民族誌影片,組成「新視界」單元。這個單元的影片橫跨世界的不同區域,每部各有不同的關懷主題,反映了當代世界的多元面貌與新的挑戰。今年的九部國外參展片也各自有其透過影像,來切入社會文化肌理的手法,透過這些影片讓我們窺看新的視界。 國家陰影下的傳統生機 本屆的新視界影片中有六部以亞洲為拍攝地點,其中三部發生在中國,也都討論了一項重要的議題:少數民族的傳統面對國家或當權政府高壓控制,個人、族群和他們的文化如何自處,傳統如何在險峻中尋求生機。 畢摩是彝族的傳統智者,精通經書與儀式,擔任祭司的角色,中介了人的世界與超自然的領域。在當代四川,畢摩常被視為文化與知識的守護者,然而他們也面對了新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的挑戰。《畢摩記》(The Bimo Records)透過記錄三位畢摩,呈現依舊存續的彝族傳統智慧與文化的精神,同時也觸及國家力量的進入,對彝族以及畢摩文化的衝擊。導演透過塗染水墨色調的鏡頭呈…

image002 (2)

推薦:生命的意義,自我的追尋

藍美華 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 《思念之城》、《炸神明》、《我會演布袋戲》是本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新視界」部分入選的三部國內紀錄片。《思念之城》長期追蹤安養院內老人的生活與情感,《炸神明》討論黑道兄弟扮演寒單爺、冒著受傷危險在鞭炮聲焰中找尋自我的過程,《我會演布袋戲》則描述平等國小裡學童學習布袋戲的歡喜、辛酸與堅持。乍看之下,除了都是兩年內的新片、符合影展規定外,彼此間似乎沒啥關聯。但仔細想想,這三部片子也有其共通之處,他們記錄不同年齡層的需求、渴望與心情,指出台灣社會中許多值得政府與民眾思考的問題,而且都是相當易懂好看的片子。對片中的各種問題與疑惑,導演們並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但觀眾在看過影片後,應該會在腦中思索好一陣子,企圖對這些就在我們四周發生的人與事找尋其意義。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台灣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民國79年年底的比例為6.22\%,82年年底達7.10\%,正式踏入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老年化社會,到了96年上半年更增至10.09\%。雖然台灣已是名符其實的老年化社會,政府與民…

image001 (3)

推薦:九個在地發聲的故事

李子寧 國立臺灣博物館副研究員、影展選片小組召集人 一、 繽紛多樣的彩虹 大約是今年初吧,我們終於選定以「在地發聲」(indigenous voices)作為2007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主題時,我們心中實在並不知道這個主題在今年會以什麼樣的觀點角度,什麼樣的形式內容被呈現、被闡述。然而,對於至今已舉辦了四屆的「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而言,「在地發聲」這個主題所蘊含的精神:即強調「在地」而非「中心」的觀點、尊重並鼓勵各地原住民族或少數族群的聲音以及發聲的權利,非但不是一個陌生的主題,甚至可說是一個貫穿各屆影展的共通主題(recurrent theme)。因此,反而使我們對今年的影片是否能適切地呈現出這個影展自始來便關注的主題感到一絲的焦慮。 六月,參展影片逐漸匯集,審片委員開始進入日以繼夜的「看片」階段,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主題、形式、風格的影片,或長或短,有的深刻感人,有的前衛尖銳,有的觀後令人忍不住擊節讚嘆,但也有的完全不知所云。三百多部影片集結成一股繽紛多樣的彩虹,讓我們不再憂慮「在…

image001 (2)

推薦:生動台灣 在地發聲

曾宏民 台大人類所博士班研究生 2007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選定以「在地發聲」(indigenous voices)作為本屆主題,便是期待能由在地的影片作品提供在地觀點並對外發聲,藉以創造內外間反省對話的空間。在影片徵選期間匯集了上百部國內外影片參與本場盛宴,相較於入選本屆影展「主題影片」的九部國外影片,針對國內上百部參展影片,因熟悉感反而更易陷入不知如何評選的矛盾掙扎,但最後因名額受限僅能評選四部影片作為本屆影展「主題影片」國內篇的代表。 本次入選的四部影片不僅符合本屆影展主題,更展現出在地平實的韻味,其中包括在蘭嶼長期記錄老人生活的護士張淑蘭,其作品《希‧雅布書卡嫩》將觀眾緩緩帶入蘭嶼老人生活的恬淡世界;而沈浸在人類學與田野多年的蔡政良藉由《阿美嘻哈》一片呈現都蘭村阿美族年輕人的文化生命力;《神氣家族》則是客家籍導演林曉宣自行記錄她美濃阿媽家的世界,平實反映台灣客家鄉間的信仰生活;最後則是導演劉吉雄從植物與人的關係來思考歸屬的問題,這讓《草木戰役》給予人耳目一新的視野觀感。 一、…

image007

推薦: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夾縫中說自己的故事

蔡政良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生 「看見」兩字何其簡單易懂 但 「看見」後不去瞭解,就等同「沒看見」 「看見」後不去欣賞,也等同「沒看見」 「看見」後不去尊重,更等同「沒看見」 台灣原住民族多麼期待能被社會真正的了解、欣賞、尊重 能被「真實地看見」…… ── 原住民族電視台【看見原視界】 2007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題為「在地發聲」,作為亞洲第一個原住民族的專屬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以下簡稱原民台)的「原住民新聞雜誌」節目,也有三部影片入選此次的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分別是:比恕依‧馬紹與威弓‧拉勒格岸的《當部落遇到國家》、哈露谷‧瓦旦(張淑敏)的《達利與雅給的對話》以及比恕依‧西浪與嘎喇嘿(高志昌)的《白色追憶錄》。在這三部影片中,這幾位原住民籍的影片製作者,不約而同地透過影像的媒介,述說著台灣原住民族處在歷史的過去、現實的當下與未來想像之間的夾縫裡,那些以往被有意無意地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