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迦納百事達

Ryan 以前每次造訪倫敦,都會刻意騰出週末時間,去逛逛東倫敦的露天市集。很多台灣留學生喜歡稱那裡為「黑區」,因為那裡除了印巴人不少,更是非洲及加勒比海移民聚集之處。除了二手攤位上便宜的古董瓷器民俗藝品之外,向來最吸引我的就是一些黑人小販攤位上琳瑯滿目的錄影帶、錄音帶、CD及各類影視光碟。我常常會忍不住停下來,翻一翻那些外觀設計「聳」到爆,質感感覺很粗劣的影音產品,然後考慮要不要買一片回家研究研究,畢竟我這麼喜歡寶萊塢的歌舞片,似乎該偶而換個口味接觸陌生的非洲的東西。然而小販攤位上的非洲大眾音樂總是播放得太大聲,讓我沒耐心繼續考慮下去,最後還是放下了手中的片子,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多買一個二手英國骨瓷杯。 在觀賞紀錄片《迦納百事達》時,我想起了在東倫敦黑人攤位上看到的那些影音產品。雖然我常常會下意識拿起片子看看,但每次小販職業性地問我要不要買時,我總是慌張地離開,而沒來得及研究那些片子究竟來自迦納?奈及利亞?或是其他非洲國家。那種感覺就跟我去黑人商店買非洲或加勒比海的調味料,往往因為店裡只有我一個「非黑人」而感覺孤伶…

image002 (4)

推薦:我的女兒是恐怖份子

Ryan 兩年前,以寫實手法描述兩名自殺炸彈客如何度過他們執行任務前的最後三十六小時的巴勒斯坦電影《天堂此時》(Paradise Now)在柏林影展引起熱烈討論並獲得藍天使獎,隔年更一舉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早之前,以寶萊塢歷史歌舞大片《孔雀王朝之阿育王》為觀眾熟知的攝影師兼導演桑多司萬(Santosh Sivan)也曾經拍了一部《恐怖份子》(The Terrorist),描述一名繼承亡兄遺志而決意擔任自殺炸彈客的二十歲少女,在前往執行任務途中意外發現自己懷了已逝男友的骨肉,加上旅途中的一些偶遇,讓她開始質疑這個赴死任務的價值。《天堂此時》與《恐怖份子》這兩部電影,都選擇在自殺炸彈客按下控制鈕的剎那停格,這樣充滿高度戲劇張力的謝幕方式,讓整個故事的懸疑性攀升到最高峰。那些自殺炸彈客後來怎麼了?他們如何接受訓練?又為什麼加入組織?家人站在什麼樣的立場角度看待他們?這些疑惑,透過六十分鐘的紀錄片《我的女兒是恐怖份子》,我多少得到了一些解答。 《我的女兒是恐怖份子》鎖定長期與斯里蘭卡政府對峙的「塔米爾之虎(LTTE)…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死鳥

爭議性與影響力十足的羅伯.嘉納與他的經典作《死鳥》 李道明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副教授 《死鳥》(Dead Birds)是著名的民族誌電影創作者羅伯.嘉納(Robert Gardner)於1961年在新幾內亞高地拍攝大山谷丹尼族(the Grand Valley Dani)所完成的一部在民族誌電影發展歷史過程中較早期的經典作品。嘉納曾受過人類學的學術薰陶,並自1950年代起有過拍攝及剪輯民族誌紀錄影片的經驗。 1960年,荷屬新幾內亞的土著事務局局長於到美國試圖引發美國人類學者的興趣,鼓勵他們到新幾內亞進行人類學田野工作。當時新幾內亞高地的丹尼族雖然不是未曾與西方文明接觸過的原住民族,但是卻依舊過著以石器為主要工具(但也會使用一些金屬工具)的生活,同時部落與部落間仍然經常彼此用矛與箭為武器進行儀式性的戰爭。人類學家與民族誌電影製作者對於能親眼看到或拍攝到原始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自是不會輕易放過這樣的機會。羅伯.嘉納於是就組織了一個由電影製作者與人類學家、博物學家等人共同組成的「哈…

image004 (2)

推薦:在地發聲的認真與燦爛記2007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題導演」專題

朱苓尹 如果說,蔡政良的《阿美嘻哈》(2007)是我近年看過最開心的一部有關台灣原住民的紀錄片,那麼,Mayaw Biho(馬躍‧比吼)則是台灣目前從事原住民影像紀錄總是令我期待的一位。   2007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邁入第四屆,大會規劃的「主題導演」選中了Mayaw Biho和美國Hopi族導演Victor Masayesva二位,對像我這樣一個單純的只是愛看民族誌電影的人來說,中外兩位影像工作者一方面具足了實至名歸的意義,另方面也體現了今年大會所設定的「在地發聲」(Indigenous Voices)的主體與主題。 「在地人」成為持攝影機的人(the man with the camera),影像訴說的總體過程,包括:拍、被拍、誰被拍、拍什麼、怎麼拍、拍給誰看、誰怎麼看……全程影像紀錄的看與被看呈述(represent)了一種在地主體的論述實踐。人類學知識生產從反思民族誌出現以來,總不斷追問文化詮釋(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的正∕不正確,不論是國家機…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畢摩記

《畢摩記》導演楊蕊 致觀眾辭 親愛的臺灣觀眾朋友們你們好! 我是楊蕊,非常感謝你們來這裏觀看我的電影《畢摩紀》,這部電影拍攝於2004年到2005年,但前前後後歷經四年,幾次進入四川省大涼山,和彝族部落生活在一起,觀察祭司群落,也觀察他們的信仰文化。 中國四川省涼山州到今天都是中國最貧窮落後的地區之一,彝族人民就生活在這裏,他們的生活雖然仍然很困苦,但是,他們仍盡心竭力地守護著自己的信仰,畢摩仍是他們主掌世界的法神,但時到今天,畢竟大的現代化的波動已經影響到全中國的各個地區,所以,原始宗教也面臨著在複雜文化環境裏尷尬的命運,本片並不是重點描畫部落宗教的儀式儀軌,而是記錄了三個具有「神鬼人」性的畢摩在今天的心靈故事,和各自的悲喜命運。 在國內,經常有觀眾會問,如果他們的宗教消失了怎麼辦,應該怎樣保護他們的文化,我想我是樂觀的,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性格,信仰也是他們文化性格的代表,這些本原的東西是流淌在他們的血液裏的,是無法被徹底替代的,經過嬗變更改,總會有新的面貌出現在不同的時代,支撐…